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高考、天津中考将至,市消慎选一些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协谨训机个人和机构抓住学生家长想要快速提分的迫切心理,组织无资质人员开班培训;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甚至宣称聘请了名校教师、择校证教研室出题老师进行培训,外培借此收取高额培训费,构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存消合法权益。近日,费凭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教委、市消慎选市科技局、协谨训机市文化和旅游局、择校证市体育局联合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校外培训,外培注意查验办学许可,构留留存消费凭证,存消坚持使用监管平台,积极保护自身权益。
首先选择合规机构。确有需要的消费者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等正规渠道了解、选择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具有办学许可证。线下报名交费时,要注意核对实际培训地址、培训内容是否与办学许可证上注明的一致。无办学许可证开展校外培训或者在未经审批的地址开展校外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请谨慎选择。
其次配合资金监管。消费者应主动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挑机构、选课程、交费用,只有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交纳的预付培训费才能进入监管账户,实现资金监管,确保消费者的预付费不被机构挪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消费者要主动配合做好预付培训费资金监管工作,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另外,要留存消费凭证在进行校外培训消费时,消费者应主动要求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索要加盖校外培训机构公章的收费凭证,同时要注意确认收费凭证与培训合同、机构证照名称一致,避免产生退费纠纷后的维权难问题。
特别要注意拒绝虚假宣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为了博人眼球、吸引客源,宣称聘请了名校教师、教研室出题老师开班培训,夸大培训效果,作出虚假承诺,借此收取高额培训费。广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在校外培训消费过程中,广大消费者如果遇到合法权益受损问题,应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校外培训机构协商和解不成,可及时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游婕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直播带货热潮,但随之而来的各类消费问题也不断涌现。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宁波市共受理网络直播相关消费投诉举报603件,并且投 ...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 ...
合肥市火车南站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站。春节将至,返乡的旅客越来越多,节前客流量每日都在增涨,迎来一个又一个客流高峰,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浓厚。这牵动了望湖小学向日葵班全体师生的心。 2月1日下午,向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近日,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以“五加强”为抓手,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加强冷链食品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吴瑶记者董芳忠)为切实做好暂停堂食期间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管,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强暂停堂食期间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要求疫情防控措施落到位,不留死角,全方位加强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