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李丰 记者李洪涛)眼下正值野生蘑菇生长旺季,吉林谨防为防止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通化提示发生,吉林省通化县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出消费提示,发布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消费防止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的食用发生。
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野蘑蘑菇也称蕈类,菇中属真菌植物,吉林谨防味道好、通化提示营养高,发布是消费我国城乡广大群众经常食用的植物性食物。有些野蘑菇有毒,食用吃了以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野蘑我国有毒蘑菇约100种,菇中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吉林谨防至少有10种,它们是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由于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极易发生误食中毒。
毒蘑菇中毒大多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毒蘑菇,缺乏识别经验而误食中毒。毒蘑菇中的毒素比较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几种毒蘑菇中,所含毒素的多少也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有的为2—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不同的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不同,毒蘑菇中毒早期大多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有的病例表现为神经精神型,即除胃肠炎症状外,还可于1—6小时后出现出汗、流泪、心动过缓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还有一种为溶血型,除胃肠炎表现外,可出现溶血、肝脾肿大等。而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殊疗法,故病死率较高。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应注意以下几点: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的野蘑菇,尤其是自己没吃过、不认识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有些毒蘑菇中的毒素与乙醇反应会加重中毒,进食蘑菇时最好不要饮酒;特别提醒餐馆、民俗旅游接待户不要采购野生蘑菇,应在干燥、通风场所贮存蘑菇,同时避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对购买量较大的或长期在某个种植基地购进的食用菌,应注意索取证明蘑菇食用安全的有关文件。
如果在食用蘑菇10分钟至48小时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怀疑吃了毒蘑菇,要大量饮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匙压舌根进行催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还应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鉴定及救治参考,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通化县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蘑菇的饭店,要提高警惕,严把采购关,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李佳榕合肥市火车南站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站。春节将至,返乡的旅客越来越多,节前客流量每日都在增涨,迎来一个又一个客流高峰,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浓厚。这牵动了望湖小学向日葵班全体师生的心。 2月1日下午,向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重阳节来临,广东省消委会根据此前开展的老花镜比较试验结果,向广东消费者发布老花镜消费提示,引导老年消费者关注眼睛健康,指导科学正确消费。先验光后配镜,切勿随意购买老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张诗琛记者刘铭)不确定性的刺激,集齐全套的欲望,一时间让盲盒成为可以让人上瘾的消费新物种。9月29日,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消费者协会根据大量盲盒投诉发出消费警示,指出盲盒消费存在的潜在风 ...
昨日小纸条废钢调价涨跌互现。2家钢厂下跌,跌幅在10-20元/吨。6家钢厂上涨,涨幅在20-50元/吨。截至上午8:30,今日小纸条废钢调价以跌为主家钢厂上涨,涨幅在10-40元/吨。38家钢厂下跌, ...
56篇作品入选!仙品荔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示_南方+_南方plus5月15日,2024首届广东遂溪)乌塘“仙品荔”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出炉。活动共选出获奖作品56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 ...
南农晨读 | 麦浪翻涌_南方+_南方plus【今日关注】广东荔枝:“土特产”成就百亿富民兴村大产业时值小满,西起湛江,东至汕头,横跨千里,400万亩荔枝簇簇果实将渐次由绿转红,广东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水 ...